《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出警告,海平面上升将对沿海栖息地造成严重破坏,该研究借鉴了上一个冰河时期的相关证据。
在17000年前,德国与英国、俄罗斯与美国、澳大利亚大陆与塔斯马尼亚之间的陆地是相连的,海平面比现在低约120米。然而,随着上一个冰河时代的结束,海平面在每个世纪平均上升一米。
大量沿海栖息地遭到毁灭,恢复过程耗时数千年。
由麦考瑞大学牵头的全球研究团队警告称,如果全球变暖超出《巴黎协定》的目标,海平面将迅速上升,沿海栖息地将再次遭受萎缩。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红树林、沼泽、珊瑚礁和珊瑚岛在保护海岸线、捕获碳、培育幼鱼以及维持数百万沿海居民生计方面至关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美国、香港和英国的17个机构的作者探讨了这些沿海栖息地如何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退缩和适应,以及它们可能如何应对本世纪预期的海平面上升。
“沿海生态系统存在的地方是海洋与陆地交汇的区域,包括红树林、沿海沼泽和沙质珊瑚岛的边缘——这些低洼地区会被潮汐盐水淹没或排干,”主要作者、悉尼麦考瑞大学沿海湿地专家尼尔·圣蒂兰教授表示。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沿海栖息地可能会适应一定程度的海平面上升,但如果全球变暖超过1.5至2摄氏度,海平面上升将达到一个临界点。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基于当前的气候变化预测,海平面的相对上升将超出红树林和潮汐沼泽等沿海栖息地的适应能力,导致沿海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深刻变化。”
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孟加拉国、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赤道非洲和低纬度美洲。较小的红树林群落也可以在更南的地区找到,例如悉尼的奥林匹克公园和植物学湾的托拉角,后者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的国际重要景点。
沿海沼泽则生长在远离赤道的潮间带,最常见于北美和北欧的大西洋沿岸。澳大利亚拥有超过100万公顷的沿海沼泽,最丰富的分布在北领地、昆士兰和西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三大红树林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巴西。
“红树林和潮汐沼泽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它们吸收波浪的冲击,防止侵蚀,对渔业和沿海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圣蒂兰教授指出。
“它们还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为主要的碳汇,这就是所谓的蓝碳。”